您的位置 >>> 首页 >>> 相关评论    
 
 
 
 
强汉雄唐事 关山岁月魂
                  ——读周尊圣天山山水画感 文/ 张如山
 
  笔者见到周先生的画大约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冰雪山水画的味道还比较浓,及到九十年代中期再见到已形成天山山水画的骨格,九十年代末以来,其天山山水画风格已经非常鲜明。拙文主要就天山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一谈浅见。
  穿透时光 天山山水画整体建构的布白呈现出一种独物鲜明的个性化语言、突现着其丰富的审美意境,震撼心灵。笔者从手头仅有的不同尺幅画作和资料管知大约从本世纪初以来,天山山水画的布白处理体现了画家把握艺术本质内涵,熟练驾驭山水画语言,抒写抱负,追求精神而趋于的一种变化,而这种变化见出一种空灵的意象情怀。尤以画幅上端留白所建构出的那种语言气韵,深邃哲思,空蒙理想,禁不住令人展开想象以翅膀沿着时间简史所描绘的通首,飞临宇宙最初诞生的瞬间时空大爆炸奇点上空,去探索人类自身智慧创造的理想国的神秘,去观照人类社会童年时代对心灵的召唤。
  玩味天山山水画的布白语言,你会觉得它是彩云、是朝霞、是晚照、是灵光,是河流,更是一首“敕勒川,阴山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方粗犷苍凉之歌。如果画面上用大小不一,参差不等所营构的极具奔涌的磅礴气势向上雄浑苍劲的山势构成时代主旋的话,那么,那些经意与不经意间建构的布白则是独具地域之风的民谣、乐章。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心情澎湃,豪情满怀。当然,如果屏息谛听,他细揣摩,天山山水画表现出那种原始亘古的人类童声,那种从遥远天际和人的内心深处传来的天籁之声,穿透时光,从宇宙深处走来,拔动我们的心弦之后,又向苍穹深处走去,令人思絮万千,感慨系之矣。仿佛时空距离已经消失,正与画家跋涉于天山脚下,用心灵去拥抱天山,用灵魂去触摸他苍凉与崇高。
  燃烧岁月 天山山水画鲜有传统山水画的独立的块石,通篇用气韵把画家心中的天山与现实的天山,和走过沧桑岁月的天山叠加建构成凝聚着人文关怀的激昂的理想化的天山。尤其是近几年,画面赋以经色,视觉韵致别有气势,读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高山仰止,心向往之的激情油然而生。读之,仿佛历史向我们走来,岁月正在燃烧。
  读天山山水画的长城、断壁、烽火、残台,如历史的帷幕慢慢拉开,烽火连天狼烟在燃烧,长城戎搂战马在嘶鸣。将士百战,寒光铁衣,战鼓咚咚已经擂起,战旗似火迎风风飘扬,号角吹响撕裂长空,万马奔腾势不可挡。卫青、霍去病正指挥千军万马在驰骋,大唐雄师正在挥戈边疆沙场,杀声震天,黄沙避日,山河在颤动。只是一瞬间,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只留下这画面上沉默的烽火台在回忆,风干的长城在深思,也给每个读画人留下了无限的审美空间,任凭想象驰骋;黄沙关山,羌笛戎搂,岁月悠悠,人生蹉跎,命运悲歌,苍凉壮阔……
  画面用笔设彩独具精神,尤以经色更具视觉冲击力。仿佛热血在奔流,生命在燃烧,凤凰在涅 。画家把天山一些自然地质面貌假以墨水彩等,相融为有机整体,法师自然,浑然天成,用心铸就,格调高雅。其风格雄建空灵,采长空之霞光、集冰川之亘古,融大漠之苍凉,和戈壁之粗犷,汇于胸中,流淌于笔端。观天山山水画有一种置身于天山之巅、南望昆仑,北视阿尔泰,东眺江河,仰视穹苍的那种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冲天豪气回荡胸膛,令人拍案叫绝,不能自己。
  创造精神 天山山水画一扫是下媚俗、浮靡、阴气、小气等颓风,创造了当代北派山水画的风骨;雄浑大气、粗犷豪放、苍凉阳刚、意境深远。说它雄浑大气是因为通篇放射着盛唐的气慨和包容天下的胸襟;说它粗犷豪是因为其画的纵横天地取势而产生的审美恐惧和鼓荡着大风歌形式的英豪本色;说它苍凉阳刚是因为它用理性审视历史和充盈着雄性的张力;至于意境深远就不言而喻了。天山山水画这种鲜明的风格是与画家的生活阅历、创作思想、审美趣味、艺术修养、才能等分不开的。笔者认为画家对天山大漠的真善美的探索,对汉唐雄风的崇仰,对艺术心路的观照,对风花雪月商气盛行的叛,对创造自己的也是时代精神的追求,正是天山山水画大哉壮美之所大,内涵精神意境深远之所在吧。…
  当然,审美趣味无事争辩。休谟说:尽管趣味仿佛是变化多端,难以捉摸。终归还有些普遍性的褒贬原则。这里的原则就有社会价值取向、艺术高雅低俗之分等。周先生承传前人、殚精竭虑、不断探寻、思考、实践,终成自家风貌。有一种“横空出世莽昆仑大气。观之,浩然之气冲天,胸襟正气激扬,心灵得到震撼、灵魂随之净化。天山山水画是诗,抒写着民族灵魂的汉唐雄风;天山山水画是歌,张扬着积极进限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天山山水画是脊梁,它是支撑画家创造当代理想王国之魂。

 

 
 
 
 
 
年表 获奖经历 出版著作 相关评论 艺术关点 交流园地访客留言 返回首页 艺术简历 作品展示 在线视频欣赏 个人相册 合作媒体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