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艺术简介』      『个人相册』      『国画作品』      『相关评论』      『友情链接』

浅谈卢志学与关东画派(四)

再看他笔下的白桦林,纯洁高雅,不卑不亢。那挺立的树干,水中的倒影,静谧的园林,一排水鸟轻飘而过,真是动静相参,错落有致。较之古人的山峻林深或淡雅孤傲,迥然不同,然而诗情画意却丝毫不减。足以代表作者的超凡脱俗,卓而不群。我们完全可以在白桦林中找到作者创作的里程碑,真的是得来不易。

中国画在写实的同时尤重写意,借以直抒胸臆。卢志学先生在处理写实与写意的关系时,其表现手法与众不同。在作品《山村》中,作者自题云:“溪鸟山花伴我闲”。画面中在山色绿树掩映下的小山村,草地溪流,虽未见鸟儿身影,但似闻其间鸟儿啾鸣,亦复古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与齐白石大师名作《十里蛙鸣出山泉》有异曲同工之妙。

譬如他画山,笔法柔中有刚,在画山石峭壁时,他所用的皴法也常与人不同,他笔下的山石,不再是尖削高瘦,而是在雍容中见高远。又如他笔下的流水,不再是江阔海深,而是于溪流中听惊涛。正可谓:匠心独具,别开生面。这一特点亦被称为关东画派的典型特征之一。

卢志学先生在吸收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创新之路,他极力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理念,他认为: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画都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如何发挥表现力,以导人进入画的境界,产生震撼,才是美术家追求的效果。用中国画那种‘似与不似’之间的表现方式,去体现主题,具有更大的难度,如何用传统的手法表现现代的社会,如何在继承中进行创新,是当代中国美术界必须寻求的答案,卢志学先生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宋、元以来,山水画大多采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方式,对远近景物的描写均刻画入微,这固然是古人对美学及其表现方式的一种理解,这种模式在明,清两代仍然没有多少变化,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定式。如果墨守成规,必然限制中国画的发展,关东画派在把握国画形与质的变化和突破传统禁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卢志学先生在其力作《白桦林》中,很巧妙的运用了哲学思维,在表现手法上使用焦点透视的方式,“虚处虚,实处实”使主题与衬托相得益彰,其摆脱了中国画只用水与墨的作法,在表现传统题材中,大胆使用西画技法,取得极为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在着色用料上,引进国画作品中不曾出现的颜料,突破了传统的禁区。尤有奇者,他在画水时常常在纸背用墨,而其视觉效果亦别有异趣,此举堪称出乎意料。

 

Copyright 2008-2013   www.luzhixue.com  设计制作:哈尔滨雷盟科技有限公司
 卢志学书画艺术网 版权所有  收藏热线:18910555588
『首 页』      『艺术简介』      『个人相册』      『国画作品』      『相关评论』      『友情链接』